2020年10月25日 星期日

火葬還是海葬比較環保?

火葬還是海葬比較環保?

10-3-2019

 

鯨魚是世界上最大的哺乳類動物。近年來人類大量捕殺鯨魚, 鯨魚數量遽然減少了 75%, 大約只剩下100萬隻。許多品種幾乎频臨滅種。这些捕殺鯨魚國家之中, 日本人对鲸魚的殘殺, 已成了举世撻伐的對象。

 

在二戰投降之後, 日本人因為举國貧窮無肉可食, 聯軍統帥麥克阿瑟將軍, 改造兩艘軍艦給他們捕鯨, 來解決肉食缺乏的問題。那知從此掀起了日本人在全球獵殺鯨魚的瘋狂舉動。在1960年代, 日本每年屠殺上萬條鯨魚可見这民族背後那股邪惡的殺氣, 並沒有因戰敗而消聲匿跡。

 

近年來, 海洋專家 Joe Roman 提出一個十分寶貴的研究報告那就是这体積龐大的鯨魚, 原來在維持海洋生態系統 Marine Ecosystems 的平衡具有举足輕重的贡献。幾十年的研究,  他们發現鯨魚在碳吸收儲存量上, 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 多年來这群人積極地鼓吹保護鯨魚, 尤其現今全球暖化, 海水不断酸化, 这已成了刻不容緩之要務。

 

温室效應及其後果

這全球氣溫惡性循環, 起自地表大量釋放溫室氣体, 其中最普遍的便是二氧化碳。这類氣体若無法保存在地上, 最終就会籠罩在地球上空四周, 阻断地表散熱, 使地表的溫度一再上升。

 

当海洋温度上升到一定限度, 海水变酸, 二氧化碳溶解度降低, 海藻就会因缺乏養料而大量死亡. 这时浮游微生物会從各方聚集而來消化海藻, 海水呈赤紅色, 又稱「赤潮」。大量微生物迅速耗盡海洋中的氧氣, 使得其它生物也因為缺氧窒息而亡。海藻受難同時, 也是珊瑚白化的主要原之一。失去了海藻, 溫室氣体更會增多, 加度氣溫惡性循環。

 

鲸鱼能解決這個問題, 背後的道理並非那麽顯而易見, 在此慢慢與大家分析一下。

 

鲸泵 (Whale Pump)

首先, 鲸鱼在深海尋食, 在水面排洩。糞便中含有許多包含鐵、磷和氮元素的礦物質, 成為浮游生物的食物。其次, 牠们在高緯度尋食成長, 遷徙到低緯度產子繁衍, 这些鯨魚频繁行經的路徑上, 無形中栽培了大量海藻區域。

 

海藻之光合作用

海藻因為它们沒有枝、幹、花、葉, 和一般植物存着頗大的差異, 在生物歸類上不屬於植物, 就像鯨魚不屬於魚類的道理一樣。

 

但是, 海藻有葉綠素, 能行光合作用。由於海藻多浮在淺水層, 白天吸收陽光之後, 和溶解在水中的二氧化碳反應, 就產出氧氣和糖類的碳氫有机化合物, 後者成為維持藻類生長的能量。

 

光合作用可分為光反應碳反應兩個步驟:

12H2O +陽光→ 12H2 + 6O2
12H2+ 6CO2 → C6H12O6 (
葡萄糖) + 6H2O

据研究, 全球40%的碳, 被藻類及微小浮游植物捕獲, 同時它们供應大氣中50%的氧氣。相当於四座最近被梵燒的亞馬遜森林。若鯨魚只要讓藻類增加 1%, 每年就可多捕獲數億噸二氧化碳,等同20億棵大树。況且鯨魚平均壽命是60, 其影響真不可思議。

 

鯨魚的食量驚人, 攝取大量藻類, 当然牠们也攝取海中各種鱼蝦等生物。消化之後这些含碳的碳氫化合物, 就儲存在鲸魚体內。鯨魚死後沈在海底, 成為許多海洋生物的食物, 故其一生之中所吸取大量的碳, 永遠保存在大洋之中。

 

这一點讓我想起, 今日人類採用火葬似乎不是最好的環保的手段, 因為火葬後, 人体碳氧化合物中的碳都又釋放回到大氣之中, 故何不向鲸魚学習, 改用海葬。每具屍体绑幾個沙袋扔入海中, 省时、省事、省錢。

有人担心人類屍體可能攜帶病毒和細菌, 会污染海洋, 並傳播給海洋生物。是的, 人類呼吸道病毒及腸病毒, 曾發現傳染給陸地動物, 如猩猩和豬。但是, 在海洋高鹽含量的環境裡, 这些細菌和病毒幾乎無法存活, 这也是人類很早就懂得用鹽來醃調食物, 保存其鲜美的主要原因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