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3日 星期六

接待德國家庭

接待德國家庭
10-13-2018


我的朋友杰瑞, 載了一家6口德國家庭來華府旅遊, 问我们是否可以接待他们住宿兩天, 我们欣然答應。

一生中, 外國朋友不少, 除了美國人外, 相处比較融恰的便是德國人了。以前在 IBM 工作时, 因為要和一些日本及欧洲大公司, 如西門子、英飛凌、東芝等合作, 所以工作上早就認識了不少各國朋友。

这回, 是一对德國夫妻帶了四個孩子, 兩男兩女, 年齡在12 歲到16 歲之间來作客。以下歸納出这兩天和这家庭相处交談之間, 一些值得我们學習的地方:

旅行是更好的学習机会 ~ 这回他们出國旅遊, 都得和学校請假, 孩子们的老爸說, 出國旅行被德國教育界認為是更好的学習机会, 故向校方請假一點問題都没有。比如說, 昨天他们参观了美國國会大厦,並進入大堂, 觀模議員们开会, 讓他们喜出望外。

生活简單僕實, 重視環保 ~ 每天早上出門, 每人只拿一瓶礦泉水, 喝完後留着空瓶, 自己找飲水器装滿再喝。出门前, 他们的父母都会打抱中午要吃的三明治、香蕉、蘋果。晚上, 老爸和兄弟倆在樓下打地鋪, 媽媽則和姐妹倆擠一间臥房。

重視培养音樂嗜好 ~ 父母親和四個孩子都個自精通兩種以上的樂器, 最普遍的是鋼琴、小提琴、吉它、長笛...., 他們家有兩台大鋼琴。德國人聚在一起時, 常会举辦家庭音樂会, 真善美那部电影中, 大部分描述的是他们生活的寫實。

重視語言技能 ~ 每個家庭成員除了德文之外, 都至少要再学会兩種以上的語言, 最常見的是法、英、義大利語, 这些語言在欧洲生活是必需的, 可見孩童時期是学習語言的黃金時刻。如今杰瑞七十有幾, 一直想学中文, 但為时已晚!

重視体能訓練 ~ 每个人都要至少專精一項体育活动, 包括:長跑、網球、足球、芭蕾、游泳。平時很少人去健身房, 因為花費太貴, 付担不起。

鼓勵多生孩子 ~ 他们家有四個孩子, 先生的双胞胎弟弟有九個孩子。戰後, 德國政府提出實際策略, 鼓勵增產報國, 國家要強起来, 積極增加高素質人口是先決條件,目前德國开放移民只是暫時解決勞工不足的做法。

多數母親都願意留在家中撫養照顧孩子 ~ 一般家庭, 媽媽都是全職母親, 她们盡心盡力把孩子帶大, 把家理好, 丈夫可以無憂無慮地工作賺錢養家。婦女為家庭全力擺上, 受到社会大眾的尊敬和肯定。孩子都上大学以後, 有些才再开始工作。父親和他的妻子及每個孩子都很親熱, 在人面前也是又親又抱, 这一点真是讓我们感到慚愧。

實際工作經驗重於学位 ~ 在德國最有名的便是師徒制度, 無論那一领域行業, 都可以花些学費找到良師, 学会工夫以後, 便可以借此在社会上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不只是蓝領階级的工作, : 修車、水电、木工...., 在高科技领域, 在公司、学校、研發單位也是風行師徒制,終身學習。今天在東方社會裡, 大家都主張保留一手, 暗藏絕招, 以免被人超越而遭淘汰。因為為師者早就不再继續學習了。

做事紮實徹底 ~ 德國人在处理任何事物都很仔細, 絕不苟且馬虎, 不走捷徑, 不欺不詐. 尤其是在建築和机械工程领域, 到今天还是领先全球, 很少國家能超越。他们把中药製程現代化, 取得全球市場。

(10) 重視民族感情 ~ 1989 1222, 東西德之间柏林圍牆倒塌, 当時兩方生活水平、收入、物質文明等落差很大, 但富裕、自由、领土又大的西德, 伸开双臂擁抱他贫窮落後的同胞。不但如此, 在往後多年歲月之中, 西德百姓要付出超額的税收, 來支助他貧窮的兄弟, 这一点值得我們學習。

(11) 宗教信仰純真保守 ~ 他们全家都是基督徒, 先生是多年前在IBM沃森研究中心時, 杰瑞帶他信主。当我们在一起時, 大家如同一個家庭, 不分彼此。 臨行前一直邀請我们無論如何去欧洲时一定要去他家住。神愛世人, 要我们成為祂的兒女, 不分種族, 彼此相愛, 便是这个道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